來源:中國校園文化建設網 文章作者:佚名 點擊次數: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戲曲學院近日聯合舉辦“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圍繞“戲樂共生·交輝共榮”的主題,通過品牌音樂會、專題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展示中國弓弦藝術發展的輝煌歷程和豐碩成果。 據介紹,藝術節的各項活動將持續至12月21日。除4場音樂會外,本屆藝術節還舉辦特色活動《百年回響——民國胡琴展演與品鑒》,在演奏家、收藏家及樂器制作家的互動對話的帶領下,通過名琴的展示品鑒、黑膠唱片品賞及胡琴名家現場演奏等環節,于互動中帶領觀眾回溯體驗百年歷史遺珍。 本屆藝術節是中國戲曲學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此類藝術活動方面的首次合作。雙方共同著眼于中國優秀表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聚焦相關人才培養領域的藝術教育與實踐,合力打造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活動,為中國弓弦藝術在新形勢下的全方位發展打開思路,為中國優秀藝術與文化的傳承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戲曲學院近日聯合舉辦“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圍繞“戲樂共生·交輝共榮”的主題,通過品牌音樂會、專題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展示中國弓弦藝術發展的輝煌歷程和豐碩成果。
據介紹,藝術節的各項活動將持續至12月21日。除4場音樂會外,本屆藝術節還舉辦特色活動《百年回響——民國胡琴展演與品鑒》,在演奏家、收藏家及樂器制作家的互動對話的帶領下,通過名琴的展示品鑒、黑膠唱片品賞及胡琴名家現場演奏等環節,于互動中帶領觀眾回溯體驗百年歷史遺珍。
本屆藝術節是中國戲曲學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此類藝術活動方面的首次合作。雙方共同著眼于中國優秀表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聚焦相關人才培養領域的藝術教育與實踐,合力打造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活動,為中國弓弦藝術在新形勢下的全方位發展打開思路,為中國優秀藝術與文化的傳承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文章:中青年石雕藝術作品在福建省美術館展出 ·下一篇文章:150部珍貴古籍在重慶展出
中國國家博物館向社會征集抗“疫”見證物
應妮
中國國家博物館獲捐400余件(套)石魯藝術作品
施雨岑
“黃永玉九十畫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靈隱寺飛來峰的傳說
雕刻在木板上的敦煌藝術
天津啟動創意城市藝術計劃 讓藝術“邂逅”
胡潤“全球藝術榜”公布 大衛·霍克尼居首
這座藍房子 記錄了弗里達人生的三場災難
山東小伙用8年種出天然椅子受網友追捧:每
150部珍貴古籍在重慶展出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戲曲學院攜手舉辦弓
2021年伊斯坦布爾雙年展 關注生態環境問題
中青年石雕藝術作品在福建省美術館展出
西漢“環保”雁魚燈:歷經坎坷的國寶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
藝術家菲利普·薩頓 92歲開啟新的畫廊事業
【風水】--住家風水鑒定
【風水】--盆景的風水效用
【風水】--臥室講究
苗族禁忌
神奇的客家土樓
《百家姓》
漢族衣冠源遠流長
冬至祭典與消寒會
云南少數民族年節習俗
少數民族飲酒風俗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清明節
重陽節
中國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藝術市場
英國屠夫變身頂尖畫家(圖)
仡佬族的“三幺臺”習俗
瀘州民間故事:瀘州熊家婆 中國版小紅帽
烏干達婚俗:羞于娶處女
清代婚俗:典妻雇妻租妻共妻樣樣全
【風水】--制造浪漫風水
稱骨算命 測骨命輕重[袁天罡稱骨歌]
西藏傳統的禁忌及其變化
佛教音樂:搶救比發展更重要
老北京的門神
和尚頂燈舞
金豬寶寶在取名時,應該注意什么?
座標:中國·杭州
聯系我們